水資源

水資源

對應 SDGs 子目標

校內數位水錶監測系統

臺大自 2018 年起逐步將自來水幹管水錶更新為數位水錶,並於 2019 年建置校內數位水錶監測系統,加強監管用水情形,以避免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另藉由每月比對館舍用水度數、定期巡視校園,及時發現漏水問題並進行修繕。

 

 

2023 年完成館舍節水改善作業

483



 

近 3 年用水情形

校內大部分的自來水幹管已完成更新、使用節水器材、長期節能宣導有效改變人員用水習慣等等因素。






 

水資源管理措施

  • 回收建物屋頂雨水和游泳池的水,注入醉月湖補充水量。
  • 利用湖水和建築物閥基水,灌注生態池或做為農場灌溉用水、景觀用水。
  • 新建築設有雨水回收設備,收集雨水做為廁所沖馬桶、澆灌植栽之用。
  • 校園道路植栽區建立雨水花園,引導地表逕流水進入土壤中,增加基地保水力。
  • 國立臺灣大學水資源管理與再利用原則


 

 
禮賢樓雨水儲存樔回收示意圖
資料來源:2020 校園規劃報告書

 
桃花心木道於兩側綠帶設置滲透水井收集道路表面逕流


 

水圳風華再現

在臺大校園旁新生南路三段一側的道路上,在日治時期道路中央原設有排水渠道,後渠道於 1973 年加蓋,逐漸轉為埋設於地下的水泥箱涵。

臺北市政府與臺大合作啟動新生南路三段水圳意象重現計畫,由本校提供校地並打開校園圍牆,打造以水圳為主軸的都會親水環境。採用綠色永續的方式,以農作水路為意象基礎,打造一條具有滯洪功能的景觀水道,形塑人、空間、生活的新關係。







 

生農學院中庭重生
獲臺灣景觀大獎

位於本校校總區園藝系4號館與生工系5號館間的中庭,大樹多年未修剪,林下陰暗浮根倒伏,在園藝系系友的大力支持下,與系辦公室及系友會合作,將昔日荒煙蔓草整理得煥然一新,改造成為精緻而具生態教育價值的花園。因庭院土壤50公分以下即為黏土層,排水滲透極為困難,使樹木根系生長受限。

本次改造計畫以低衝擊開發設計工法,鋪設近一層樓高的雨水積磚,另拌入大量臺大農場提供的有機質,使中庭明顯改善積水問題,同時完成水資源永續利用,對於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都有助益。改造後的美麗中庭,也榮獲了「第十屆臺灣景觀大獎(公園綠地 公共開放空間類)」佳作獎。



 
改造後的美麗中庭景象

 

Sustainability

at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