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研究新發現自體免疫機制 增加感染風險及嚴重性

回列表頁

2024/04/24

臺大醫院研究新發現自體免疫機制 增加感染風險及嚴重性

SDGs

 
臺大醫院研究新發現自體免疫機制 增加感染風險及嚴重性


由臺大醫院派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修的鄭琬豑副教授,於進修期間研究發現一個新因子,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的免疫功能比較弱,返臺後和臺大醫院研究團隊持續與美國合作完成這項研究。其研究結果發表在今年三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此研究發現,人體若產生一種特殊的自體抗體,會抑制身體對抗病菌的天然防禦機制,從而增加罹患罕見且嚴重感染的風險。這項發現有望幫助這類病患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

這項傑出的研究顯示部分病患體內會出現針對「白細胞介素-23」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正常情況下,白細胞介素-23能協助免疫細胞對抗細菌、真菌和分枝桿菌等入侵病原體。然而,一旦人體產生中和這種蛋白質的自體抗體,身體就會失去對這些病原體的防禦能力。

研究也發現,在一組罹患胸腺腫瘤和其他罕見感染的病患中,有四分之一的病人體內存在這種自體抗體。這些病患常常感染真菌、分枝桿菌或其他罕見病菌,出現廣泛性感染、神經系統感染等嚴重症狀。

過去醫界一直認為某些病患是因為「體質」,或接受手術、化療等原因而免疫力低下,導致後續的罕見或嚴重感染。現在透過此研究發現,會造成這些體質的原因之一,很可能跟這種特殊的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如果能早一步診斷出這種自體免疫現象,就能及時給予適當治療,改善病患的預後。

這項發現有助於醫學界,對於了解後天免疫缺陷的複雜原因,多找到一塊重要的拼圖。期待能為這類病患開發新的治療方式,提高治癒率。研究人員也將進一步探討如何遏制這類自體抗體的產生。

執行單位

  • 臺大醫院鄭琬豑副教授

 

相關連結

Sustainability

at

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