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榮獲「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回列表頁

2023/07/24

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榮獲「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SDGs

 「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2023年7月21日
 

「2023第三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於7月21日頒發,由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以「SDG11 原來是織音」榮獲金獎。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由本校人類學系教授王梅霞擔任主任,近年以「南島跨領域研究」、「地方創生」、「都市原住民」與「生命史書寫」作為主軸,嘗試書寫更動態、具有豐富族群互動、多元認同、文化採借與富有創造性的臺灣史;同時進行了立體空間地圖製作、各種工藝課程、文化照顧、文化創意產業、民族植物等工作坊,透過各種聯結以探索「復返」(return)的可能方式與意義。

「SDG11 原來是織音」計畫起源於2015年起同台大人類學博物館與伊婉貝林等賽德克部落族人進行策展合作,並在2017年曾辦理為期兩個月的織布工作坊,創造不同族群與世代的對話。而本次得獎行動方案延續此合作關係與賽德克中原部落傳藝師林喜美、高雪珠合作,完成編織技藝教學並再製博物館藏品,將文物織品以不同型式重現於部落。

雖因疫情導致原先計畫學生向耆老學習的工作坊延緩,但透過討論與培力,使部落傳藝師更具自信地向「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部落大學」等單位自發申請編織課程計畫,也在部落內開設工作坊。另一方面,在臺大校園內也持續在適合的空間種植織布原料的苧麻與其他民族植物,透過共同耕作、飲食,建立跨越族群的互動;並延續對民族植物的認識,參訪鄰近臺大新店溪旁阿美族的溪洲部落,了解族人野菜採集的自然知識與智慧,讓原住民傳統知識融合於部落與都市的日常生活中。2022年底,中心完成三年成果彙整,印製「織帶機完全教學手冊」、「傳統領域空間地圖」摺頁、「原住民族植物與飲食圖文手冊」並公開線上版,也錄製「織帶機平織教學」影片、「部落地圖」教學影片,讓大眾有接近原住民族群文化的管道,達到族群交流與文化永續的目標。

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提出的「原來是織音」行動方案,由大學與部落合作為開端,發展大學內、部落端乃至於社會交互影響的社會教育與地方創生成果。並以SDG11永續城鄉為主要方向,同時有女性賦權,以及不分性別參與文化傳承的SDG5性別平權精神。再者,從辦理織布工作坊開始,進而帶動部落內外、不同年齡層的文化意識。有了累積三年的校園民族植物經驗後,申請「112年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透過各種種植、烹調、手作、分享,繼續深度建立以民族植物、生態知識和飲食為媒介的跨族群交流與認識。並且,在過程中持續與部落協作進行館藏織品再製,進而投入文化傳承、地方發展。


 部落織布課程
 

執行單位

 
  • 台大原民中心

 

相關連結

 

Sustainability

at

NTU